隨著科技的進步,技術的迭代創新,越來越多的新技術、新工藝應用到汽車制造的過程中。而其中具有劃時代意義就是機器人的使用。
機器人的應用,既提高了汽車生產的效率,又減少了用人的數量。所以有些聲音就是全部使用機器人代替人來生產汽車,實現汽車制造過程無人化,打造汽車制造無人工廠。
汽車自19世紀末開始大批量生產,受限于當時的科學技術和生產工藝水平,生產自動化水平很低,大多以人工的形式進行裝配。進入20世紀,科學技術突飛猛進,很多最新的技術和工藝,開始應用到汽車的制造過程中,這其中以裝配線的應用為代表。
裝配線不僅有助于在裝配過程中通過生產設備使零部件連續流動,而且便于對制造技能進行分工,把復雜技術簡化、程序化。這一階段,主要是提高了制造效率,實現了大批量的汽車生產,但對人的需求,還是很旺盛。
進入20世紀40年代,信息化、智能化和數字化發展迅速,電子計算機、工業互聯網、大數據等加速應用,汽車生產開始進入自動化的快車道。先進的生產機器人被應用到汽車生產過程中,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,對人的需求也在減少。
同時,對人權的關注也讓車企積極采用新技術、新工藝,在一些安全隱患大、標準程度高的崗位,率先使用機器人。而后,積極地鋪開、使用。
雖然機器人開始在汽車制造的領域使用,但也要分開來看。一般來說,汽車制造有四大生產工藝,分別是沖壓、焊裝、涂裝和總裝。在這四大工藝中,目前自動化程度最高當屬涂裝工藝,因為涂裝工藝標準要求統一,應用起來比較容易,而且涂裝對人體的危害也是比較大。
另外,沖壓和焊裝的自動水平也在提高,機器人應用的比例逐漸提高。總裝工藝相比較其他三個工藝來說,工藝標準分散,而且復雜,如果硬要使用機器人,不僅成本會很高,而且很難取得好的效果。
當然,自動化、機器人的使用確實很好,但從另一方面來說,也不全是優勢。汽車制造雖然不是絕對意義上的勞動密集型產業,但對就業有很大的保障作用。如果全部采用自動化,那人員的就業就是個很大的問題。